您現在的位置: 18luck新利全站下载 >> 18新利网址多少 >> 財務培訓>> 資料信息

中國經濟史研究專題培訓(doc 45頁)

所屬分類:
財務培訓
文件大小:
164 KB
下載地址:
相關資料:
中國經濟, 研究, 專題培訓
中國經濟史研究專題培訓(doc 45頁)內容簡介

中國經濟史研究專題培訓目錄:
第一章、中國古代主要的土地製度
第二章、中國古代的賦役製度
第三章、我國古代的農業、手工業
第四章、我國古代的商業、城市和對外貿易
第五章、對曆代經濟發展原因的認識
第六章、古代經濟重心的變遷
第七章、評價我國古代重農抑商政策
第八章、中國古代經濟的規律和農業的成就與局限
第九章、疑難問題解析
第十章、能力強化訓練
第十一章、中國古代經濟史專題優化訓練

中國經濟史研究專題培訓內容摘要:
  【發展過程】形成於商代,盛行於西周,瓦解於春秋,廢除於戰國。
  【內容和實質】是奴隸社會的土地國有製,所有權屬於周王,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諸侯臣下隻有使用權,而無所有權。井田製是奴隸社會的經濟基礎。
  【作用】適應並促進生產力發展。
  【瓦解】隨著春秋時期鐵器牛耕的使用,大量井田之外的荒地得以開墾成為私田,奴隸主破壞井田製,井田製開始瓦解。
2、均田製:
  【形成與發展】485年,北魏孝文帝采納漢族謀臣建議,在不觸動官僚地主土地前提下,頒布均田令,推行均田製。隋朝和唐朝前期基本的土地製度。
  【目的】增加政府財政收入。
  【內容】①國家將掌握的土地實行分配。丁男受露田40畝,桑田20畝;婦女受露田20畝,奴婢和耕牛也相應受田。②土地不得買賣。受田者年老或死亡,露田歸還國家,桑田傳給後代。③官吏在任時可按級別在官府所在地就近受田。均田製是我國曆史上較完備的一種土地製度。它以法律形式確認受田者的土地占有權和使用權。
  【性質與作用】①封建社會土地國有製度。②確認了受田者的土地占有權和使用權。③有利於減輕農民負擔,有利於恢複經濟和民族融合。
  【瓦解】隋朝和唐朝前期推行的均田製,限製了土地的買賣和無限占有,在一定程度上抑製了土地兼並。隨著封建經濟的發展,天寶年間,土地買賣和兼並之風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減少,均田製無法推行。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