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18luck新利全站下载 >> 合同樣本>> 合同知識>> 資料信息

合同法知識講座(doc 63頁)

所屬分類:
合同知識
文件大小:
261 KB
下載地址:
相關資料:
合同法, 知識講座
合同法知識講座(doc 63頁)內容簡介
合同法知識講座內容提要:
人民法院處理案件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找法的過程,找法的結果不外乎三個方麵:①有規定;②無規定;③有規定但概念不確定。基本原則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概括性、模糊性、不確定性,因此其僅僅起著填補漏洞的作用,法院在一般情況下不能按照基本原則處理民事糾紛。如《合同法》第5條規定:“當事人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什麼是公平?法律沒有給出一個客觀的判斷標準,也沒有構成要件,因此法官很難判斷該民事法律行為是否公平。如“丁一(3畫)與愛新覺羅?溥儀(中國最後一個末代皇帝,其名字達58畫,加中間的分隔號)一案”。第6條規定:“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第7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合同法》規定的這些概念-----公平原則,誠實信用原則,公序良俗原則-----幾乎是人人都知道,但人人都說不清楚。正所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由於這些概念隻可意會,不可言傳,因此法院在處理合同糾紛案件時,隻有在《合同法》分則沒有具體規定時,才能考慮適用基本原則予以處理。近幾年法院處理了好幾起因公序良俗(公共秩序、善良風俗)而發生的案件,判決後社會各界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第一例是“第三者案。”
2002年1月,四川省瀘州市中級法院對被稱為“公序良俗第一案”的張某訴蔣某遺產繼承糾紛一案作出判決,以該遺囑雖然辦理了公證手續,但其本身違反了社會公德,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因此屬於無效民事行為,判決駁回了張某的訴訟請求。
此案中,我個人認為法院可以變換一種方式剝奪“二奶”的遺產繼承權,而不是適用基本原則處理此案,以引起如此大的爭議。因為夫妻財產屬於共同共有,關於共同共有,最高法院《關於貫徹執行民法通則的意見》第89條已經明確規定:“共同共有人對共有財產享有共同的權利,承擔共同的義務。在共同共有關係存續期間,部分共有人擅自處分共有財產的,一般認定無效。”
此次《物權法》第97條明文規定:處分按份共有的財產,需要征得占份額2/3以上的共有人同意;處分共同共有的財產,需要征得全體共有人的同意。如此規定,等於堵塞了丈夫偷情,贈與“二奶”財產的通道。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