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18luck新利全站下载 >> 行業分類>> 通信行業>> 通信企業管理>> 資料信息

中國電信業的製度變遷與均衡(doc 5頁)

所屬分類:
通信企業管理
文件大小:
31 KB
下載地址:
相關資料:
中國電信業, 製度變遷
中國電信業的製度變遷與均衡(doc 5頁)內容簡介

中國電信業改革的過程實質上就是製度變遷的過程。為了調整中國電信業製度供求的不均衡狀況,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後,中國電信業進行了一係列重大改革,發展業績可圈可點。那幺,通過製度供求的動態調整,現在是否達到了基本均衡呢?

中國電信業的製度均衡現狀

  判斷製度安排是否達到了均衡點,首先涉及到均衡點的判斷標準。雖然沒有嚴格意義上的製度均衡標準,但中國電信業市場化改革的取向和全球電信業的變革趨勢,使我們有理由將有效的電信市場競爭格局作為實現製度均衡的參照係。所謂有效競爭,就是將產業的規模經濟性和適度競爭有機結合的市場結構,它可以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刺激產業技術創新,降低生產和交易成本,充分滿足社會需求,實現電信產業的帕雷托改進。

  根據這一標準來評判,中國電信業目前的製度績效並不理想。

  從市場結構看:由於我國仍實行相對嚴格的市場準入政策,限製國內民間資本和外資進入電信服務領域,在一定程度上抑製了供給能力的迅速增長及技術、業務和市場創新的步伐,妨礙了經營效率的提高;市場集中度過高,使各運營商難以在同一層次上展開公平有效的競爭;實行分業經營、嚴格限製各運營商的經營範圍、不準交叉進入,導致企業無法充分利用各種生產要素開展全方位競爭,降低了規模經濟性和範圍經濟性。

  從市場行為看:由於國有產權始終居於主導地位,市場競爭主體缺乏應有的激勵與約束,加之管製不到位,造成運營商之間盲目打價格戰,熱衷於搞不正當的策略行為;主導運營商的反競爭行為和新進入運營商的不規範經營造成了市場競爭的失序;政府對電信業務的定價幹預過多,市場化的價格機製遠未形成;電信消費者尚處於明顯的弱勢地位,其知情權、參與權、平等交易權常常被忽視,由於電信服務質量改進緩慢,消費者無法及時、充分地分享技術進步和市場競爭帶來的福利提升。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