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18luck新利全站下载 >> 行業分類>> 汽車行業>> 資料信息

百姓對停車場的四大問題概述(doc 12頁)

所屬分類:
汽車行業
文件大小:
50 KB
下載地址:
相關資料:
停車場, 四大問題
百姓對停車場的四大問題概述(doc 12頁)內容簡介
百姓對停車場的四大問題概述內容摘要:
  全市有800餘處公共停車場,停車泊位7萬餘個,全市機動車保有量為140萬輛,也就是說,20輛車才有一個車位。司機停車,隻好像獵人捕捉“獵物”一樣尋找車位,人們不禁要問——
一問找車位為什麼這麼難?
  自己有車,油門一踩,想去哪兒去哪兒,本來是件挺簡單的事兒。可如今,出門之前,得四處打聽要去的地方好不好停車,停車費是多少。“有車族”大概都有過這樣的經曆,圍著停車場轉三圈找不見車位,幹脆一打方向盤,走了。難怪有人說,找不到車位,把車扔了的心都有。
  為什麼停車這麼難?目前全市公共停車設施分為獨立的路外專用停車設施、路內停車設施和公共建築配建停車設施三類。雖然交管部門已經最大限度地施劃停車線,但比起飛速增長的機動車總量來說,隻能是杯水車薪。一些大型公建設施雖然按要求配套建設了停車場,但多數車位是提供給在樓裏工作的人員,真正麵對社會開放的泊位不足三分之一。
  資料顯示,現在全國各大城市大部分都采用占道的方式停車。根據對廣州33條道路停車調查表明,車輛停放占用的道路麵積達40%以上;上海市中心區的占路停車麵積最高峰時達60%,南京市則有65%以上機動車是占路停車。據建設部城市交通工程技術中心測算,目前北京市機動車保有量達到140餘萬輛,而社會公共機動車停車場發展相對滯後,全市僅有800餘處公共停車場,停車泊位70000餘個,也就是說,將要有20輛車去爭奪一個車位。據調查,城八區範圍內的近60000部出租車中,夜間隻有10%左右停放在公司的專用停車場內,其餘90%的出租車司機是自行擇地停放。近年來大幅度增長的私人轎車中有60%夜間無固定車位。停車場極度缺乏,使得機動車隨意停放,造成停車秩序混亂。
  作為城市規劃的組成部分,城區機動車停車場的規劃原則是既要與土地功能布局緊密協調,提高停車設施的使用效率,同時方便使用者。建設部停車技術開發中心的專業技術人員認為,停車場的規劃應置於綜合交通體係之中,並與道路網、公交線及軌道交通車站有機結合。對舊城區改造或集中開發區,除安排一定規模的地上停車場外,應充分利用地下空間。大型公建設施、居民住宅區及社會公共停車場的規劃布局與規模由城市規劃部門核定、審批。
  由於記者在采訪中未能從市規劃部門了解到有關數據,所以無法掌握目前實際車位數量與本市規劃中的停車位數量的差距是多少。但機動車無處停放的現狀表明,在實際建設過程中許多應配套建的停車場沒有建或建設“縮水”,致使停車設施雪上加霜。
  從去年開始,一家以專職負責本市停車場管理的公司——公聯安達停車管理公司擔負起全市255條大街,5萬個車位的管理工作。在與記者的交談中,公司的一些收費員麵露難色,他們認為最大的問題是車位少,停放時間長。一位收費員介紹,現在司機認為隻要有人收費就不會被“貼罰單”,有的人車位一占就是一天,臨時辦事的車確實沒處停。
  這兩年,隨著私家轎車的驟增,住宅小區車位矛盾問題也日漸突出。新購房者在選房時,除考慮房子的位置和戶型外,更多地開始關注車輛的停放等因素。目前,有關部門對商品房住宅小區的規劃要求達到一戶一車位,但據有關調查,除去綠化、建築、配套設施外,多數住宅區的停車場麵積不夠規定標準。看來,停車設施不足的現狀暫時無法有根本性改變,想讓停車場最大限度地發揮效益無疑是當務之急。
  車輛多、泊位少,停車場、停車庫應該是”香餑餑“,奇怪的是一些大型公建設施的地下停車場使用率極低,多數泊位空閑,與地上擁擠狀況形成強烈反差——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