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18luck新利全站下载 >> 行業分類>> 醫療機構管理>> 醫療課件>> 資料信息

微生物性皮膚病的診斷及治療課件(doc 30頁)

所屬分類:
醫療課件
文件大小:
186 KB
下載地址:
相關資料:
微生物, 性皮膚病, 診斷, 課件
微生物性皮膚病的診斷及治療課件(doc 30頁)內容簡介

微生物性皮膚病的診斷及治療課件目錄:
第一節、頭癬
第二節、膿皰病
第三節、丹毒
第四節、帶狀皰疹
第五節、......

微生物性皮膚病的診斷及治療課件內容摘要:
【 病史采集 】
1. 發病情況:初起有無丘疹、膿皰、黃痂、白色鱗屑,有無斷發、化膿及疤痕。
2. 自覺症狀:癢感程度。
3. 治療經過:尤其是抗真菌藥療效的觀察。
4. 接觸史或流行史:托兒所、學校有無頭癬患者,家中有無患癬的貓狗等家畜。
【 體格檢查 】
皮膚科情況:
1. 頭皮損害:黃癬初為丘疹、膿皰,繼為黃癬痂,留下萎縮性疤痕。白癬初為白色鱗屑母斑,周圍繼發小的衛星樣損害,常並發膿癬。黑點癬為散在的白色鱗屑斑。
2. 頭發損害:黃癬發幹枯、細黃、彎曲、參差不齊,發際處一般不受侵犯。白癬為片狀高位斷發常有菌鞘。黑點癬為片狀低位斷發,外觀如小黑點。
【 實驗室檢查 】
1. 直接鏡檢:黃癬為病發內氣泡與真菌菌絲,白癬為病發外密集真菌孢子,黑點癬為病發內成串關節孢子。
2. 真菌培養:黃癬為許蘭氏黃癬菌,白癬為鐵鏽色小孢子菌或羊毛狀小孢子菌,黑點癬為紫色毛癬菌或斷發毛癬菌。
3. 濾過紫外線燈:黃癬病發呈暗綠色熒光,白癬病發呈亮綠色熒光,黑點癬無熒光。
【 診斷和鑒別診斷 】
根據頭皮及病發的典型改變,真菌直接鏡檢及濾過紫外線燈檢查,一般不難診斷。可疑病例,真菌培養陽性,可以做出診斷。
應與石棉狀糠疹、頭部銀屑病、濕疹、脂溢性皮炎等病相鑒別。
【 治療原則 】
1. 一般治療:
(1) 剃頭:每周剃頭1次,共8次,去除帶菌的頭發。
(2) 洗頭:每日用溫水肥皂、2%酮康唑洗劑、硫化硒洗劑洗頭2次,連續8周。
(3) 消毒:對患者的衣、帽、毛巾及護發、理發用具等應每周煮沸或用其他方法消毒1次。
2. 外用藥:外搽1%聯苯苄唑霜、2%酮康唑霜、1%特比奈芬霜、3%咪康唑霜、5%~10%硫磺軟膏、5%水楊酸軟膏等,每日2次,共8周。
3. 內服藥:
(1) 首選灰黃黴素:15~20mg/Kg.d,黃癬連服10天,白癬、黑點癬連服14天。
(2) 特比奈芬:體重小於20Kg者,每日62.5mg,共4周;體重20-40Kg者,每日125mg,共4周;體重大於40Kg者,每日250mg,共4周。
(3) 伊曲康唑:200mg/d,15-30天為一療程。
(4) 膿癬的治療:口服灰黃黴素如前述,早期損害,可以短期合並應用小劑量皮質類固醇激素和有效抗生素,外用抗真菌藥液或霜劑,避免切開排膿。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