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18luck新利全站下载 >> 行業分類>> 冶金行業>> 資料信息

青島市鋼鐵案例分析(doc 43頁)

所屬分類:
冶金行業
文件大小:
3778 KB
下載地址:
相關資料:
青島市, 鋼鐵, 案例分析
青島市鋼鐵案例分析(doc 43頁)內容簡介
青島市鋼鐵案例分析內容提要:
鋼鐵行業長期以來對我國經濟的建設與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支持和推動作用。在每年的工業總產值中,5--6%的份額來源於鋼鐵行業的貢獻。鋼鐵行業還是我國職工就業的一個重要領域,90年代以來,從業職工總數一直保持在350萬人左右,占全國職工總數的5%左右,為社會提供了穩定的就業機會。同時,鋼鐵行業的穩定發展也帶動了能源、運輸等相關行業的發展,在全國每年消耗的能源總量中,有10%左右用於鋼鐵行業的生產建設,12.5%左右的鐵路貨運量,12%左右的鐵路貨物周轉量,17.5%左右的水路貨運量,20%左右的水路貨物周轉量用於鋼鐵和金屬礦石的運輸。作為基礎原材料產業,鋼鐵行業的發展為我國農業、建築、化工、機械電子等行業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九十年代前期,我國鋼鐵工業得到長足發展。這一時期是我國改革開放深入的時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立和發展的時期,也是我國的鋼鐵工業快速發展的時期。我國鋼產量1991年為7100萬噸,到1996年就超過了億噸,居世界鋼產量首位。
我國鋼材的需求和供應在九十年代前期發生了較大變化。1991年國內鋼材消費量6034萬噸,而資源的供應主要是為了國內生產,供應和需求比較平穩;1992年鋼材消費量增加到約7500萬噸;1993年國內鋼材需求膨脹,價格上漲,消費量達到億噸的水平;這一年進口鋼材也達到創紀錄的3044萬噸;由於國家實行宏觀經濟調控政策,1994年的鋼材消費量有所下降,加上1993、1994兩年的大量進口(總計5327萬噸),鋼材供應超過了國內需求,造成鋼材市場疲軟,庫存增加,價格下降。由於國內生產快速增長和進出口調節,鋼材市場總體表現為供略大於求,市場比較平淡。
自1991年以來,我國鋼材供需形勢發生的較大變化,主要與經濟發展和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有直接關係。1991、1992年經濟快速發展,固定資產投資過大,1993年經濟出現過熱,國家實行了宏觀經濟調控,1994年至今屬於平穩調整時期,國內鋼材消費量也就經曆了快速增長、達到頂峰、回落調整的變化。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