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18luck新利全站下载 >> 行業分類>> 金融保險>> 資料信息

某公司金融隱患管理規劃(doc 17頁)

所屬分類:
金融保險
文件大小:
55 KB
下載地址:
相關資料:
公司金融, 金融隱患, 隱患管理, 管理規劃
某公司金融隱患管理規劃(doc 17頁)內容簡介
某公司金融隱患管理規劃內容提要:
經過一個多世紀的獨立經營,蒂法尼珠寶公司於1979年被雅芳產品公司收購。在緊接著的幾年,雅芳公司作為全國性上門推銷化妝品的公司,致力於使蒂法尼公司的產品躍出其傳統的富裕顧客群,擴展到更大的中產階級層。盡管這種多元化的策略使蒂法尼公司的銷售收入從1979年的$8400萬增加到1983年的$1.24億,但營業費用占銷售收入的百分比也從1978年的34%猛增至1983年的43%。雅芳公司很快意識到蒂法尼公司的傳統市場定位與它自己的有很大差別,並於1984年決定將蒂法尼公司出售。蒂法尼珠寶公司的管理層的出價最高,他們同意以$1.355億買回蒂法尼公司的權益和第5街的商場。在最後的杠杆收購中,3個大的投資集團實際上購買了蒂法尼公司的全部權益股。管理層占總股本的20%。投資公司、巴林和倫敦的招商銀行在交易中給管理者以支持,並取得了總股本的49.8%。第三個投資者是通用電力信用公司(GECC),它占總股本的25.7%。通過與通用電力信用公司$8500萬的信用協定,管理層可用其購買價款的一大部分進行再融資。
杠杆收購的餘波是盡管公司有很大的成長潛力,但其自由現金流量非常緊張。當公司重新開始獲利並意識到公司在未來的成長需要更多的現金,內部積累已不滿足要求時,管理層以約每股$15價格公開發行了股票(在隨後的股票分割中進行了調整)。1989年,三越公司從通用電力信用公司收購1500000股蒂法尼珠寶公司的普通股。到1993年1月31日,三越公司擁有蒂法尼珠寶公司約14%的股票,成為單個機構投資者中持股比例最大者。其他3個機構投資者共擁有蒂法尼公司約26%的股票,緊接著的是蒂法尼珠寶公司的管理層和董事,他們共擁有4.9%的股票。
1993年,蒂法尼珠寶公司共有3個銷貨渠道:美國零售、直接經銷和國際零售,美國零售包括在美國蒂法尼經營的商店中的零售和向北美獨立零售商的批發。這一渠道的16個商店占1992財務年度總銷售額的50%。直接經銷,作為最小的銷貨渠道,包括公司銷售和目錄銷售。在1992財務年度,它的銷售收入占蒂法尼公司總銷售收入的18%。國際銷售主要指在遠東和歐洲進行銷售,主要通過蒂法尼公司自營商店的銷售、公司直接銷售,以及向獨立零售商和分銷商批發等方式。國際銷售占公司1992財務年度總銷售額的32%。所有3個渠道的珠寶銷售占1993年銷售收入的65%,從而使珠寶成為公司的主要產品。蒂法尼珠寶公司國內國外經營的財務成果(參見:國內和國外的經營狀況表)。
在過去的幾年中(以其1986年在倫敦開設一流零售店為開端),蒂法尼珠寶公司在國際市場上擴張的趨勢非常明顯。
緊接的一流店分別於1987和1988年在慕尼黑和蘇黎世開張。1990年,蘇黎世的商店進行了擴充。位於香港伊比利亞飯店和藍瑪中心的商店分別開張於1988年8月和1989年3月。台北的商店開業於1990年,新加坡、法蘭克福(德國)和多倫多的商店也於1991年開業。在同一年中,倫敦的商店也進行了擴充。1992年,蒂法尼公司在日本新開設了5個商店,並由一獨立的零售商在南韓開了兩個商店。1993年初的國際化趨勢仍在繼續。蒂法尼在日本又新開了兩個商店,在新加坡開了第二個店,在塞班島和菲律賓由獨立的零售商開了兩個店,並對香港伊比利亞飯店的商店進行了擴充。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