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18luck新利全站下载 >> 行業分類>> 醫療機構管理>> 醫療知識>> 資料信息

中國中醫現代史(doc 39頁)

所屬分類:
醫療知識
文件大小:
615 KB
下載地址:
相關資料:
中醫, 現代史
中國中醫現代史(doc 39頁)內容簡介

  一、中醫政策的基本精神
  中醫政策是我國衛生工作中一項重要方針政策。它的核心內容是繼承與發展傳統醫藥,其目的是發展醫藥科學,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醫藥衛生事業,為人民健康服務。中醫政策是以毛澤東關於中醫藥的一係列指示和論述為指導,經過幾十年的實踐,不斷豐富發展。中醫政策在建國後至八十年代,概括為“團結中西醫”,九十年代根據為“中西醫並重”。神經質基本精神是一致的。中醫政策包括以下基本要點:(一)團結中西醫,把中醫和西醫擺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堅持“中西醫並重”;(二)努力繼承、發掘、整理、提高祖國醫藥學;(三)團結和依靠中醫,發展和提高中醫,更好地發揮中醫的作用;(四)堅持中西醫結合,組織西醫學習和研究中醫;(五)保持特色,發揮優勢,積極利用先進科學技術,促進中醫藥發展,逐步實現中醫中藥現代化;(六)有計劃、按比例地發展中醫和中西醫結合事業,並為其發展提高創造良好的物質條件;(七)保護和利用中藥資源,發展中藥事業;(八)堅持中醫中藥結合,醫藥並重,促進中醫中藥同步發展與振興。

  二、新中國中醫藥事業的重大成就:
  新中國中醫藥事業,在發展過程中雖然經過一些曲折的曆程,但在黨的中醫政策的指引下,排除多種幹擾,不斷前進。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各級黨委政府進一步加強了對中醫工作的領導,中醫政策得到了較好的貫徹,中醫藥在我國衛生工作中持位和作用,越來越為人們所認識,中醫藥統一管理體製已經確立並不斷完善,中醫的醫療、教學科研機構不斷擴大充實,中醫特色更加突出,工作取得了明顯的進展,中醫藥事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截至1994年底,全國已有中醫醫院2552所,床位23萬張,高等中醫藥院和民族醫藥院校32所,中等中醫藥學校51所,中醫藥研究機構77所,中藥生產企業910餘家,中藥經營企業3萬餘個,完成中藥產值165億元,中藥銷售總值224.6億元。全國中醫藥人員已逾百萬。基本形成了布局相對合理,學科方類比較齊全,人員素質不斷提高的醫療、教學、科研體係,和規模生產的新興中藥企業及複蓋全國的中藥經營網絡。
  中醫藥的對外交流與合作日益增多,國際影響不斷擴大。我國已與世界上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中醫醫療、教學和技術合作關係,中藥貿易已發展到130多個國家和地區。世界衛生在我國建立了7個傳統醫學合作中心,已為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培訓了3000多名針灸人員。1987年以來,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世界氣功學會先後在我國成立,這是最早把總部設在我國並由我國擔任第一屆主席的兩個國際組織。世界衛生組織為實現“2000年從享有衛生保健”的目標,積極向世界各國介紹和推廣中醫藥,並已建議各國對43種疾病采用針灸療法。到我國學習自然科學的留學生中學習中醫藥藥的占第一位,我國派出的專家學者中,中醫藥方麵也是很受歡迎的。中醫藥正邁出國門,走向世界。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