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18luck新利全站下载 >> 企業管理>> 名企案例>> 資料信息

世界十大知名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培訓教程(doc 13頁)

所屬分類:
名企案例
文件大小:
168 KB
下載地址:
相關資料:
世界, 知名企業, 高級管理人員, 管理人員培訓, 培訓教程
世界十大知名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培訓教程(doc 13頁)內容簡介
世界十大知名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培訓教程內容簡介:
國際化和全球化是當今的熱點話題,看一看廣告的主題、連環畫雜誌,還有商業印刷品,無不充滿了國際化成功案例的報道。在最近的一次MKXZ調查中,4/5的被調查者認為全球化是當前一個緊迫的問題。
在1770~1992年間,世界貿易總額增長了10倍,從3300億美元增長到約3.8萬億美元,同時不同民族間的需求和文化正日趨同化,越來越多的企業在世界各地以相同的方式銷售相同的產品。比如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崛起的日本企業以及吉列公司就是這種策略的典型代表。
在20世紀80年代末期,盡管管理界把目光從國際化更多地轉向了企業重構,然而,到了20世紀90年代,國際化又卷土重來。是技術和經濟的發展推動了這一浪潮的到來。那些沒有利用這一新機會的公司,被認為是犯了一個戰略上的錯誤。
盡管如此,一些研究報告也開始發出警報,對國際化的必要性提出了一些質疑,反對千篇一律的國際化。的確,並不是所有的公司都從國際化中取得了成功,一些公司已經因為國際化而陷入了困境。比如巴林銀行因擴張亞洲市場而引發了巨大的虧損,並最終導致其破產,他們的大範圍擴張被證明是失去了控製;當柯達進入日本試圖反擊富士時,由於日本的商品分銷配送習慣很難改變而困難重重;盛世(Saatchi and Saatchi)公司則沒有設法從國際化中獲得足夠的協作。事實同時證明,20世紀80年代的媒介服務業比他們原先所預想的要更加本地化。
一些成功的企業用一些口號來證明其實施國際化的正確性,比如“我的消費者正走向全球”、“我們的競爭者已經在做了”、“在我們的全球商業體係中,隻有幾個大公司才能生存”或者“我們已經滲透了國內市場,除了進軍國際市場別無選擇”。但是,通過研究發現,那些最初用這些動機來證明它們的國際化行為但卻最終失敗的公司名單,可以和成功的公司名單一樣長。
實際上企業進行國際化的理由是十分充分的,並且不止一個,關鍵問題是在走向國際化後,企業是否能最大化地增加自身的商業價值。對於一些企業國際化也許具有一定的商業意義,但對其他企業則完全不是這樣。為了把合理的原因和不合理的分開,我們設計了一個框架,標出了三種國際化的好處,即成本優勢、網絡利益和學習機會,如圖1所示。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