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18luck新利全站下载 >> 企業管理>> 發展戰略>> 資料信息

全球化發展戰略.doc28

所屬分類:
發展戰略
文件大小:
618 KB
下載地址:
相關資料:
全球化發展, 發展戰略
全球化發展戰略.doc28內容簡介
一、全球化、發展戰略和戰略產業
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產業體係的挑戰
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以改革開放為動力,順利實現了人均GDP翻兩番的戰略任務。今天的中國已經走出了封閉僵化的計劃經濟體製,正以新的麵貌邁進新世紀。
我們麵對的是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世界。1990年代,前蘇聯體係崩潰,冷戰結束。當今所謂“全球化”趨勢,實質上是美國為首的少數發達國家主導的全球分工體係和世界市場的形成。
過去的20多年,也是全球信息技術革命的時代。發達國家飛速的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跨國公司在世界範圍內加速經濟擴張,帶動資源在全球範圍內大規模重新配置、帶動世界性的產業結構調整。發展中國家在國際分工中不同程度地處於垂直分工體係的下遊。正在無情地拉大著與發展中國家經濟技術實力的距離。全球經濟一體化,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是一場以少數發達國家跨國公司為主導的全球產業結構調整。
我國即將加入WTO,這意味著我們將在貨物流動、資本流動和國內服務市場方麵大幅度降低對本國產業的保護。我國的產業結構的變動和調整,將進一步受世界範圍的“比較優勢”力量的影響和衝擊。這將在21世紀內相當長的時期內,成為影響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跨國公司大舉進軍中國市場,大批建立三資企業,對我國產業產生的效果是雙重的——“既擴大了產業市場空間又壓縮了市場空間、既引進了資金和(“適用”)技術、又阻礙了自己的(先進)產業和技術的發展”。不論在各產業內,還是從宏觀經濟結構的意義上,都是如此。我們可以在這個意義上理解“全球化對我們既是機遇又是挑戰”這句話。
從宏觀上看,我國整體經濟將可能被動“融入”國際經濟。發達國家打著“經濟自由化”的旗號,利用他們的經濟技術實力強權,竭力要我國解除產業保護屏障,把我們的產業結構納入以跨國公司為主導的國際分工體係、鎖定在產業低端環節。本著對國家負責的態度,我們寧可把挑戰和困難的嚴重性考慮得充分一些,準備得更充分一些。
我國改革開放20年來,企業依附於政府、地方部門分割的體製至今沒有實質的變動,造成我國產業大而弱的局麵。在產業規模、技術開發能力、跨國營銷能力方麵,遠非跨國公司的對手。分割細碎的產業麵臨被跨國公司分頭合資並入他們的跨國分工體係的前景,我國50多年建設形成的產業分工體係,麵臨被跨國公司分頭整合的危險。通過產業整合、回應挑戰成為當務之急。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