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18luck新利全站下载 >> 企業管理>> 管理知識>> 資料信息

實時效率的分析與管理知識(doc 9頁)

所屬分類:
管理知識
文件大小:
125 KB
下載地址:
相關資料:
實時效率, 分析, 管理知識
實時效率的分析與管理知識(doc 9頁)內容簡介

實時效率的分析與管理知識內容提要:
生產率的三個要素的是勞動生產率、設備生產率、原材料生產率,但各自的生產率是相互依賴生存的,其中各生產要素中的改善合理化結果都體現在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故勞動生產率倍受重視;特別是最近由於勞動力緊張,收入又上漲等的原因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更為寶貴,由於生產金額和作業量的關係不是永遠不變的,所以製造部門用時間來管理生產率非常必要的,這是因為說服力和提高的目的明確,客觀的評價如過去、每個行業、每工序、事業部車間之間都可進行比較。
? 生產率的三個方麵是指影響生產率的三個方麵,主要指有關作業方法的方麵、有關作業熟練度的方麵、對資源效率的方麵。
1)方法方麵
(1)標準作業順序的改善、平麵布置改善
(2)材料搬運方法的改善、恰當的工具及設備的選擇
(3)質量、安全維護方法的設定
2) 效率方麵
(1)作業人員動機的改善、沒有監督的現場結構
(2)標準時間的導入、熟練度的提高及效率管理製度的導入
3)利用方麵
(1)生產計劃及作業分配的改善、作業時間的縮短
(2)強化機器設備的維護、組織的變更
實際生產中經常出現低於生產係統所規定的水平的情況,這跟作業人員的能力的努力有關,規範最佳的製造方式就是標準作業,達成標準的程度叫做效率;為了減少生產要素(勞動力、材料設備)的損耗,製造方式上對為提高生產率的企劃、設計、編排、設置等內容,在實施方麵按標準每天在監督人員的指導和監督下活動,把作業人員的作業態度拉到適當水平的一種管理方式叫做效率管理。
(1)根據過去的實績測定的效率不能在部門之間進行公平的比較,而且現在的效率與國際水平進行比較時也無法知道達到什麼水平,能提高到什麼程度;
(2)隻有用科學的標準時間來測定才是了解PAC的效率管理的基本條件;
(3)在效率提高上不能采取能力級別或資格製度等刺激方法,而應該以靠第一線的監督人員來提高作業人員的意識,靠作業指導來維持高水平為條件;
(4)作為管理、監督人員,所期待什麼?重要的是使命感、平時的努力、鑽研等;
(5)效率可分為監督人員的責任和作業人員的責任,為了提高生產率才產生的損耗應客觀地、定量地去測量,也就是說按發生的責任來測量。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