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18luck新利全站下载 >> 企業管理>> 管理知識>> 資料信息

企業規模邊界的係統審視(pdf 12頁)

所屬分類:
管理知識
文件大小:
463 KB
下載地址:
相關資料:
企業規模, 係統
企業規模邊界的係統審視(pdf 12頁)內容簡介

企業規模邊界的係統審視目錄:
一、協調係統觀的企業合理規模分析
二、權力結構觀的企業現實規模考察
三、尾論:其他可繼續的工作

企業規模邊界的係統審視內容提要:
要探究分工效率,就需要將分_丁和協調聯係起來,離開協調談論分工隻是勞動的分立(朱富強,2004a;2004b)。事實上,協調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動力源,協調是提高勞動有效性的根本因素,對分立的勞動進行協調所創造的集體力是價值之源(朱富強,2001)。一般來說,企業規模擴大過程中帶來的效益增進主要來源有二:一是由於更多團隊成員日益加強的共同生產背景而比較容易增進勞動間的隱性協調;二是管理人員的管理活動也加強了勞動間的顯性協調(朱富強,2004c)。究其原因在於,由於不可分割性和企業經濟活動中的學習效應,企業總存在著某些閑置的生產性服務,這些閑置的資源可以被利用起來開拓新的業務,如即使管理力量不變,在不減少既有經營效率的前提下,仍有管理服務可用於企業擴張,現有經理也可以教授新的經理。這種閑置資源實際上可被看成是企業原先投入的“沉澱成本”,它在企業規模的擴展中可進一步發揮其潛能,帶來進一步的收益,筆者把這種基於分工協調增進效率的企業理論稱為“協調收益增進說”(朱富強,2004b)。
顯然,迄今為止,企業組織還主要為資本所有者所占有,企業主成為法定意義上的企業組織的所有者,並控製著企業規模擴張的決定權,而他更關心自己從企業規模擴張中獲得的收益而不是協作係統本身的有效性。馬格林(1974)就曾指出,“從分包製向工廠製的轉移,乃是建立在資本家榨取更多的剩餘物的能力的基礎之上,而這種能力是從對生產活動知識的差別的控製中產生的”。這也就是說,對企業規模擴展的影響因素並不僅僅在於協調收益這一個方麵,而是有著其他更為廣泛的因素。其實,在馬克思時代生產還主要以資源投入為主,企業的管理主要在於監督工人加大勞動投入,而管理者的協調活動處於非常次要的地位,因此,馬克思主要刻畫組織內部的分工造成了異化,並發展了係統的異化觀。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