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18luck新利全站下载 >> 企業管理>> 發展戰略>> 資料信息

我國保險公估業麵臨困境及發展

所屬分類:
發展戰略
文件大小:
577 KB
下載地址:
相關資料:
保險, 發展
我國保險公估業麵臨困境及發展內容簡介
一、我國保險公估業
  (一)缺乏產業政策支持,生存空間狹窄
  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製定《保險公估人管理規定(試行)》的出台,使我國的公估業已有法可依,並奠定了保險公估的法律基礎。但與之相匹配的產業政策仍然缺乏,以致市場化程度不高,產業政策缺乏明確分工。在我國保險市場上,保險公司大多仍然習慣於自己查勘定損或風險評估,即使遇到技術難題,也是通過聘請兼職專家的方式加以解決。除非是當極個別理賠案件發生糾紛或難以理賠(如政府機關)時,才有可能讓保險公估公司介入,以便化解矛盾或向裁決機關提供有效的公證資料。而保險監管部門,目前也無法讓保險公司把占據的中介市場讓出,使得保險公估公司的生存空間比較狹窄,形成了保險公估公司向保險公司“要飯吃”的局麵,尤其是剛開業不久的保險公估公司,難以打開局麵。從服務的從屬關係來講,保險公估人的地位本應高於保險公司,但這一關係至今未能理順。

  (二)尚未建立統一的公估價格標準

  目前,保險公估公司的收費尚無統一標準,公估價格完全由保險公估公司自行製定,有的參照國外價格標準,有的以國內特定行業的價格標準為基礎,不同類型、不同金額、不同風險的公估收費,目前尚無法明確和統一。在此情況下,單個保險公估業務的價格在不同公估人那裏會出現較大的差異;保險人在選擇公估人時,就會更多地選擇那些收費低的公估人為自己處理理賠業務,因此這類公估人可以說是以薄利多銷的經營方式獲得較大的生存空間。但在同一市場內出現較大的價格差異,就會使同勞不同酬現象日趨嚴重。而且,在市場主體相對缺乏又無價格管製政策的情況下,收費高的公估人實際上獲取了相對的高額壟斷利潤。這種混亂的公估價格機製可能導致保險公司降低對保險公估公司的認可程度,進而影響保險公估公司的健康穩定發展。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