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18luck新利全站下载 >> 企業管理>> 公司治理>> 資料信息

公司治理導向的投資戰略講義(doc 33頁)

所屬分類:
公司治理
文件大小:
171 KB
下載地址:
相關資料:
公司治理, 導向, 投資戰略, 戰略講義
公司治理導向的投資戰略講義(doc 33頁)內容簡介

公司治理導向的投資戰略講義目錄:
一、機構投資者為什麼要參與公司治理
二、機構投資者如何參與公司治理和公司治理導向的投資戰略
三、幾點討論與對中國的啟示

公司治理導向的投資戰略講義內容提要:
機構投資者為什麼要參與公司治理
在20世紀90年代,大部分機構投資者都放棄了華爾街準則——用腳投票,在對公司業績不滿或對公司治理問題有不同意見時,他們不再是簡單地把股票賣掉,"逃離劣質公司",他們開始積極參與和改進公司治理。導致這一轉變的主要因素可以概括為套牢之後必然開口說話,從八十年代"被動投資、敵意並購"方式的公司控製權市場轉為九十年代"積極投資、參與管理"方式的公司治理活動,執行一種公司治理導向的投資戰略。
80年代的股市並購風潮,導致許多公司董事會采取了一些反並購措施,阻止惡意並購的發生。有些反並購措施往往無需經過股東大會的同意就可以合法地執行,其中最著名並最常被管理層采用的就是所謂"股東權益計劃"――毒藥丸設置。據此設置,一旦有人對企業進行敵意並購,並購方必須向持有"毒藥丸"權益的股東以非常低、大幅折扣的價格出售股票,這使並購成本大幅上升,從而有效地阻止了敵意並購。美國的許多州為了迎合公司管理層和地方公眾的需要,紛紛通過了反敵意並購的法案。公司注冊帶來注冊費及相關的律師等公司服務產業收入,也給地方帶來就業,這些人士是集中在地方的,而投資者則分散在全國,雙方影響公共選擇過程的集體行動力量明顯不同。在這些並購中,機構投資者本可以比市價高出1/3-1/2的價格拋售股票。現在這些反並購措施"剝奪"了投資者向願意出高價購買股票者出售他們所持股票的原有機會和權力。在以敵意並購為主要手段的公司控製權市場因反敵意並購措施而受阻之後,投資者便以積極投資和參與公司治理來對抗。市場的力量可以校正一些過火的政治行為,在一些積極行動的大投資者公開宣布抵製之後,許多公司不得不放棄使用毒藥丸計劃等反敵意並購的措施。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