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18luck新利全站下载 >> 企業管理>> 管理知識>> 資料信息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培訓課程(doc 10頁)

所屬分類:
管理知識
文件大小:
214 KB
下載地址:
相關資料:
民族資本主義, 發展培訓, 培訓課程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培訓課程(doc 10頁)內容簡介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培訓課程內容提要:
民族工業出現短暫的春天的條件
中國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是民國初年中國社會變革和國際形勢共同作用的結果。
(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製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為資本主義發展掃除了一些障礙。經過這場革命,民族資產階級的社會政治地位得到了提高,在南京臨時政府任職的各部部長中,大多數是民族資產階級的代表。南京臨時政府頒布了一係列發展實業的方針政策,更加激發了民族資產階級興辦近代工業的熱情,各種實業團體紛紛湧現。孫中山1912年4月主動解除臨時大總統職務後,擔任全國鐵路督辦,立刻把注意力集中到中國的建設事業上來。此外,海外華僑競相回國投資實業,為資本主義工商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2)辛亥革命後,群眾性的反帝愛國運動此起彼伏,“實業救國”思想有了前所未有的社會基礎。早在1904年,國內麵對洋貨充斥市場的狀況,第一次出現了抵製洋貨運動。而1915年因反對“二十一條”再度興起的反帝愛國運動至1919年達到高潮。抵製洋貨,愛用國貨不僅是民族資產階級的口號,也成為了社會各階級的共同願望。這就使國貨市場得以擴大,為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拓展了空間。
(3)北洋政府采取了較為寬鬆的經濟政策,使資本主義工商業得以繼續發展。北洋軍閥政府較之以前的清政府明顯增加了一些資本主義色彩。一些民族資產階級參與北洋政府內閣和地方的活動,如周學熙數次任北洋政府財政總長;部分軍閥也投資近代實業,如馮國璋、曹錕等人在周學熙的企業中都有股份,這些事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民族工商業的發展。
(4)民國初年,一戰爆發,歐洲列強忙於戰爭,暫時放鬆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對華輸出的資本和商品都有所減少;同時由於戰爭的需要,他們的工業生產主要為戰爭服務,輕工業產品生產數量下降,為中國輕工業品打入國際市場創造了契機。這些在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環境。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