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18luck新利全站下载 >> 18新利真人网 >> 行政總務>> 資料信息

現代鄉鎮行政管理體製理論點評(pdf 25頁)

所屬分類:
行政總務
文件大小:
383 KB
下載地址:
相關資料:
現代, 行政管理體製, 理論
現代鄉鎮行政管理體製理論點評(pdf 25頁)內容簡介
現代鄉鎮行政管理體製理論點評內容簡介:
中國在整個20世紀的“現代國家政權建設”中,出現了4種新型的鄉鎮管理模式:即晚清至民國時期的所謂“鄉鎮自治”,中國共產黨建立的“議行合一製”鄉鎮基層政權、“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體製和“鄉政村治”二元治理模式。但這一時期,傳統小農經濟的有限剩餘根本無法支撐一個全麵滲透窮鄉僻壤的龐大國家機器和現代化工業體係,從而形成了國家行政權的下沉與“以農養政”時代的製度設計、經濟上的工業化與政治上的民主化嚴重對立的局麵,最終導致我國鄉鎮行政管理體製變動頻繁且反複無常。從2006年1月1日起,中國農民徹底告別延續了2600多年的“皇糧國稅”,標誌著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後農業稅時代”已經到來。因此,下一步的鄉鎮改革基本方向和總體目標是:改進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方式,進一步完善“村民自治”製度,發展農村新型合作經濟組織和社會中介組織,加快建設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和中國國情的法製型、服務型鄉鎮基層 政府,不斷提高農村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
總的看來,傳統中國的政治轉型明顯滯後於社會經濟變遷。譬如,“清代大部分屬於現代時期,但其政權與社會秩序仍舊忠於傳統,很少變化。它代表了中國傳統政治最輝煌以及最黯淡的一頁。”[1](p242) 進入20世紀,“從形式上看,辛亥革命是皇權終民權始的標誌,也是政治轉型的起點。這就是仿照西方國家實行地方自治。但由於傳統的統治根基沒有改變,人民主權的地方自治隻是流於形式。”[2](p242) 這樣就很難弄清傳統中國政治轉型的原始起點。然而,現代政治學研究中最重要的是發現新的政治因素的出現與發展。如果這種新的政治因素大量地、集中地反複出現,並且其發展趨勢不可逆轉,那麼就是現代化因素。這種新的政治因素必然會尋找適合於它生存和發展的製度環境,否則就會被舊的僵化了的製度所扼殺。反過來,由此引發的政治製度變革勢必影響社會結構、家族製度、等級結構、群體權利、人們行為和習俗的變遷。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