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18luck新利全站下载 >> 18新利真人网 >> 企業培訓>> 資料信息

ATM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術培訓教材(doc 33頁)

所屬分類:
企業培訓
文件大小:
784 KB
下載地址:
相關資料:
atm, 基本概念, 原理和技術, 技術培訓, 培訓教材
ATM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術培訓教材(doc 33頁)內容簡介

ATM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術培訓教材目錄:
第一部分 項目介紹
第二部分 ATM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術


ATM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術培訓教材內容摘要:
一、ATM技術的特點
異步轉移模式(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ATM)技術是一種全新的電信技術,是融合電路模式和分組模式的優點發展而成的。所謂“轉移模式”,CCITT是這樣定義的,轉移模式就是在電信網路中傳輸、複用和交換的諸方麵。而這裏指的“異步”與通常所說的數據通信中的異步傳輸(如RS-232C)不同,它並非是傳輸碼流的異步,而是指被分組的用戶信息––– 信元不必像TDM中的時隙那樣周期性地出現而占據固定信道,也就是說信元是動態占用信道的。
ATM信元是ATM網絡傳送信息的基本載體,CCITT規定其長度為53字節,分成信頭(Header)和淨荷(Payload)兩部分,信頭為5字節,淨荷為48字節。依據其位置不同,在用戶-網絡接口(User Network Interface,UNI)、網絡節點接口(Network Node Interface,NNI),信元格式略有區別,如圖1.1。兩者不同之處主要在信頭中,UNI信元信頭中有4比特的一般流量控製段(General Flow Control,GFC)用於用戶一網絡接口的流量控製,以防止信道過載。UNI信頭的虛通道標識(Virtual Path Identifier, VPI)為8比特,虛通路標識(Virtual channel Identifier, VCI)為16比特,淨荷類型(Payload Type, PT)為3比特,信元丟失優先級(Cell Loss Priority, CLP)為1比特,信頭誤碼控製(Header Error Control, HEC)為8比特,而NNI信頭的VPI為12比特,其餘與UNI信頭相同。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