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18luck新利全站下载 >> 18新利真人网 >> 18新利真人网 知識>> 資料信息

杭州農民工融入城市與保障機製研究報告(doc 34頁)

所屬分類:
18新利真人网 知識
文件大小:
8401 KB
下載地址:
相關資料:
杭州, 農民工, 城市, 保障機製, 機製研究
杭州農民工融入城市與保障機製研究報告(doc 34頁)內容簡介
杭州農民工融入城市與保障機製研究報告內容摘要:
20世紀80年代初,隨著糧食問題的解決,農民自己就地辦起了鄉鎮企業,部分農民進入鄉鎮企業工作,主要從事二、三產業勞動,拿鄉鎮企業的工資。就職業而論,他們已經是工人,但戶口仍然是農業戶口,戶籍身份是農民,仍然耕種著集體土地,他們成了“進廠不進城,離土不離鄉”的農民工。80年代中期,隨著經濟體製改革擴展到城市,城市的二、三產業迅速發展,需要大批廉價勞動力,於是部分農民“進廠又進城,離土又離鄉”,其工人身分更強化了,但他們的戶籍身份仍然是農民,所以仍然稱他們為農民工(陸學藝,2003)。農民工群體的出現,更新和壯大了產業工人隊伍,強勁地推動了工業化和城鎮化,促進了農民脫貧增收和致富,促進了農業規模化、集約化和商品化,為解決“三農”問題踏出了一條坦途 。同時,農民工階層的出現也引起了經濟結構、政治結構和社會結構以至生活方式、文化價值觀念等方麵的轉變(陸學藝,2003),尤其是隨著農民工進城年份的延長,其非農就業技能不斷提高,對城市的認同度不斷增強,希望融入城市的願望也不斷增強。然而,城鄉二元體製使農民工與城鎮職工“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時”、“同工不同權”,始終是城市的邊緣群體(陸學藝,2006)。由此帶來了一係列的問題,工作權利受限製,勞動權益缺保障,政治權益常錯位 ,使得農民工在城市工作極艱苦、居住無定所、生病難就醫、子女難入學、養老無保障、夫妻少團聚、子女少親情。農民工在城市的種種境遇,直接影響工農、城鄉關係,影響經濟持續健康地發展,影響社會安定的大局。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城市綜合經濟實力大大增強,城市就業容量、居住容量大大提高,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農民工融入城市經濟基礎。如果我們從社會公平的視角、城鄉一體化的戰略高度出發,農民工融入城市社會對於農民增收、繁榮城市、發展工業、促進城市化、擴大內需、推動現代化等方麵都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
從杭州實際看,杭州外來流動人口達218萬,務工人員137萬,其中農民工占80%以上,是杭州戶籍人口的1/6。近百萬農民工工作生活在杭州老城區,約為老城區人口的1/2,而他們主要的生活空間卻局限於城鄉結合部的“城中村”。隨著農民工在杭州工作年限的延長,他們工作、生活、看病、子女讀書、養老等問題已日益凸現,這些問題直接關係到杭州經濟發展與社會穩定。
一、農民工融入城市的現狀特征
為了真實地反映農民工融入杭州城市社會的狀況,在杭州市總工會的協作下,筆者對600個農民工進行了問卷調查,得到有效問卷505份。其中工業94人、建築業138人、服務業244人、個體從業者17人、技術服務12人。根據陸學藝先生對農民工4種社會屬性的界定 ,本課題再從505名中剔除了17名個體從業者,因為他們不具備“受雇用”的屬性,他們與普通農民工已分屬不同發展階段或不同社會階層。因此,餘下的488名來自農村、在杭州受雇並從事非農產業、目前身份仍為農民的農民工。在488個農民工中,從性別結構上看,男性占73.5%;女性占26.5%;從年齡結構上看,35歲以下的占69.5%,35歲以上的占30.5%;從學曆結構上看,初中及以下學曆占56.6%、高中及相當學曆占36.4%、大專及以上學曆占5.8%;從業行業結構看,工業占19.3%、建築業占28.4%、服務業占50.0%、技術服務點2.5%;從來杭年限構成上看,2年以下的占22.4%、3-5年的占36.6%,6-10年的占26.5%、11-20年的占7.4%,20年以上的占7.1%。下麵就農民工融入杭州城市的主要特征進行分別描述與分析。
(一)農民工的經濟融入度主要是指農民工在城市的就業、收入與消費狀況。通過多年的城市工作與生活實踐,農民工了解的就業信息不斷增多,個人資本、技術技能不斷提高,城市適應性不斷增強,就業領域不斷拓展。據調查,在近10年中有19.9%的農民工就業發生了行業轉移,其中77%轉移了一次行,23%轉移了至少2次行。在近11年中有21.3%的農民工就業發生了工種轉移,其中72%轉移了一個工種,28%至少轉移了兩個工種。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農民工在城市就業能力的提高。經曆20多年的打工生涯,有的農民工自籌資金,自謀職業,已成為個私經營者;有的農民工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了企業中、高級管理人員;有的還在城市購房成家,躋身於城市中產階層。所以,從總體看,農民工在城市的經濟適應能力不斷增強,經濟融入程度不斷提高。但同時,農民工與城市本地勞動力在就業、收入等方麵的不平等還是比較明顯的。如,在就業途徑方麵,農民工就業信息的獲得,就業崗位的介紹等還是主要依靠“親緣”或“地緣”形成的社會網絡。在就業領域上,農民工主要從業於服務業、建築業、工業、家政等行業。即使在就業轉換過程中,無論是單位性質的轉換,還是行業、職業的轉移,農民工仍然主要在低職業領域的水平方麵轉移。在收入方麵,同行業農民工也比城鎮勞動力低得多,絕大多數農民工的收入相當於城市正式職工的1/3,有的還低於最低工資標準,如果加上本地勞動力住房、福利待,兩者的收入差距更大。在經濟融入方麵存在的具體問題有:
1、勞動力市場不健全
杭州勞動力市場主體單一,高層人才市場運行良好,中、低層勞務市場數量少、規模小、監管不力,主要服務於農民工的勞務市場的就業歧視、職業安全、權益保護等問題突出。不少勞務中介機構不規範,甚至非法中介時有出現,造成農民工就業信息不靈、就業渠道不暢,就業途徑主要依靠社會網絡。如表1所示,在488個農民工中,工作由親戚介紹的占34.0%、老鄉引路的占26.0%,自己主動應聘的占22.4%,由企業招工的占8.6%,而由勞務中介介紹的僅占9.0%。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