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18luck新利全站下载 >> 18新利真人网 >> 平衡計分卡>> 資料信息

平衡記分卡設計要素研究(doc 5頁)

所屬分類:
平衡計分卡
文件大小:
49 KB
下載地址:
相關資料:
平衡記分卡, 設計, 要素研究
平衡記分卡設計要素研究(doc 5頁)內容簡介

平衡記分卡設計要素研究目錄:
一、平衡記分卡的構成四要素
二、平衡記分卡要素間的因果關係
三、平衡記分卡的指標設計
四、小結

平衡記分卡設計要素研究內容簡介:
一、平衡記分卡的構成四要素
自從1990s初哈佛大學的兩位教授開普蘭和諾頓首次提出平衡記分卡(balanced scorecard)以來,平衡記分卡就一直得到西方學術界和實業界的廣泛關注。研究顯示,1998年財富1000家公司中的60%采用了平衡記分卡(Lipe and Salterio,2002)。最近幾年,我國的專家學者也紛紛向企業界介紹推廣平衡記分卡,嚐試將其作為我國企業戰略管理和績效測評的工具。平衡記分卡是一個十分簡潔和易於理解的文件。它從財務、顧客、內部流程、學習和成長四個不同的方麵為組織提供一種考察組織價值創造的、將戰略轉化成具體經營的績效測評框架。平衡記分卡是一個以戰略為核心的績效測評的框架(Ahn Heinz,2001)。
財務方麵體現股東利益,表現企業增長、利潤率以及風險戰略,包含各種傳統的財務指標,幫助員工考慮戰略決策對於傳統的財務指標的影響。開普蘭和諾頓(1996a)建議根據產品或服務壽命周期的相應階段選擇指標,可分為迅速成長指標(包括銷售數量、現有和潛在顧客關係、流程開發),可持續性(指標包括資本投資回報率、現金流量貼現或者經濟增加值)和成果指標(包括指標的現金流量分析,如償付期間和收款數量)。
顧客方麵從顧客角度評價企業價值創造以及差異化戰略,其指標通常反映目標顧客的開發和顧客導向,如顧客滿意、顧客保持、市場份額增長率和顧客盈利能力等。
企業內部流程體現使組織內部各種業務流程滿足股東和顧客需要的優先戰略,極大地運用了價值鏈的原理,包括所有為滿足顧客和股東需求的產品和服務有關的內部流程和與供應商和銷售商的外部企業關係,包含準時製存貨和全麵質量管理的思想,指標如停工期、次品數、返工成本、生產周期、及時送達率和訂單完成率等。
學習和成長方麵在於優先創造一種支持公司變化、革新和成長的氣候以保證公司的持續發展,包括所有與員工、IT係統以及促進學習和知識的傳播有關的指標,如員工滿意、保持、技能、發展和培訓,信息係統提供信息的可靠性、精確性和一致性,獲得專利的數量、培訓項目提供量和在培訓和發展方麵消耗的資金等。
平衡記分卡將焦點集中在以上四個方麵來研究戰略和績效評價,為組織提供了更為平衡的視點,促使它們在此框架下重新描述組織戰略和關鍵成功要素以及將注意力放在這些要素的進步上,使企業經營活動與整體戰略相互協調一致。但同時也應當注意到,僅將焦點集中在這四個方麵來研究戰略和績效評價是相對比較死板的,因為這實際上限定了識別關鍵成功要素的範圍,而某些關鍵成功要素(也可能是大多數)是跨越不隻一個方麵的。所以管理者在對這四個方麵的關鍵成功要素進行識別的同時,應注意辨別那些可能跨越多個方麵的關鍵成功要素。另外要注意的是,某些重要的關鍵成功要素可能並不屬於這四個方麵的任何一方,這時企業就應當考慮增加一到兩個必要的方麵。企業可能加入的方麵一般有:員工、企業社會影響、直接顧客和最終消費者、經濟政治社會環境和進行中的重大項目。但是企業在增加方麵時應當相當謹慎,因為如果增加不當就會使人覺得平衡記分卡隻是將組織所有的指標進行了綜合分類,這就有悖於發明平衡記分卡的初衷。實際上四個方麵僅僅是一個框架,許多指標是可以(通常是應該)包含在這些方麵裏的。一些觀點認為平衡記分卡對於外部環境的考慮僅限於顧客、投資者和債權人,公司相互作用與影響的自己與其他參與者的相互關係並沒有包含在其框架中,如與供應商、政府、協作夥伴、當地社區、工會或最終消費者的相互關係。實際上,這些方麵如果涉及組織成功的關鍵要素,是完全可以放進平衡記分卡的框架中予以考慮的,如與供應商的關係可以放進企業內部流程方麵予以考慮,與員工有關的指標則是明顯可以包含在三個非財務方麵中的。總之,最好能使平衡記分卡的方麵數保持在較低的水平。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