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18luck新利全站下载 >> 18新利真人网 >> 崗位職責>> 資料信息

運維人員崗位培訓係列(doc 38頁)

所屬分類:
崗位職責
文件大小:
367 KB
下載地址:
相關資料:
人員崗位, 崗位培訓, 培訓係列
運維人員崗位培訓係列(doc 38頁)內容簡介
目錄
第1章 基礎知識 1
1.1 傳送網的基本概念 3
1.2 傳送網的特點 4
1.2.1 基於SDH技術的傳送網特點 4
1.2.2 基於MSTP技術的傳送網特點 5
1.2.3 基於ASON技術的傳送網特點 6
1.2.4 基於WDM技術的傳送網特點 7
1.3 SDH、WDM傳送網的關係 8
1.4 傳送網的物理拓撲結構 8
1.5 傳送網的發展趨勢 11
1.5.1 OTN的優劣勢 12
1.5.2 全光OXC的發展 12
1.5.3 向ASON演進 13
1.5.4 MSTP技術演進 14
1.6 數字複用技術 15
1.6.1 時分複用技術 15
1.6.2 波分複用技術 15
1.6.3 空分複用技術 17
1.6.4 正交頻分複用技術 17
1.6.5 複用技術的展望 18
1.7 準同步和同步數字體係 18
1.8 數字傳輸常用碼型及均衡技術 19
1.8.1 選擇線路碼型的條件 19
1.8.2 均衡技術 21
1.9 再生中繼 21
1.10 電磁波常識 22
第2章PDH 27
2.1 準同步數字體係 28
2.1.1 何謂準同步數字體係 28
2.1.2 PCM的基本原理 28
2.2 PCM30/32路係統 36
2.2.1 PCM30/32路係統幀結構 36
2.2.2 PCM30/32係統構成框圖 37
2.3 數字複接技術——準同步數字體係PDH 38
2.3.1 數字複接的基本概念 39
2.3.2 異步複接 41
2.3.3 PCM零次群 42
2.3.4 高次群 43
2.4 數字傳輸技術 43
2.4.1 數字信號的基帶傳輸 43
2.4.2 數字信號的頻帶傳輸 44
2.4.3 PDH線路碼型 44
2.5 PDH接口標準 45
2.5.1 2048kbit/s接口 45
2.5.2 34368kbit/s接口 47
2.5.3 139264kbit/s接口 49
2.6 網絡性能標準 52
2.6.1 誤碼性能 52
2.6.2 抖動性能 53
2.6.3 漂移性能 54
第3章 同步數字傳輸體係 56
3.1 基本原理 57
3.1.1 基本概念 57
3.1.2 同步複用與映射方法 69
3.1.3 級聯與虛級聯 103
3.2 SDH傳送網絡結構 110
3.2.1 傳送網 110
3.2.2 SDH網絡的常見網元 120
3.2.3 SDH設備的邏輯功能塊 123
3.3 網絡的保護與恢複(自愈網) 136
3.3.1 自愈網的概念 136
3.3.2 環路保護 139
3.3.3 DXC保護 148
3.3.4 混合保護 149
3.3.5 各種自愈網的比較 149
3.4 SDH的網同步 150
3.4.1 網同步的基本概念 150
3.4.2 SDH的網同步 156
3.5 SDH光接口、電接口標準 162
3.5.1 光接口 162
3.5.2 155250kbit/s電接口 165
3.6 SDH性能指標規範 167
3.6.1 誤碼性能 167
3.6.2 抖動性能 169
3.6.3 漂移性能 170
第4章DXC 172
4.1 DXC基本原理 173
4.1.1 DXC的基本概念 173
4.1.2 DXC的基本功能和特點 174
4.2 保護與恢複 175
4.2.1 保護倒換 175
4.2.2 恢複 175
4.3 DXC業務 176
4.3.1 交叉連接類型 176
4.3.2 傳輸設備管理 177
第5章WDM 178
5.1 基本原理 179
5.1.1 概述 179
5.1.2 波分複用技術原理 181
5.1.3 WDM 光網絡 184
5.1.4 波長、頻率、波道號對照表 197
5.2 WDM係統的分類、功能結構 202
5.2.1 功能結構 202
5.2.2 保護方式 210
5.2.3 WDM分類 214
5.3 接口標準 216
5.3.1 WDM係統光接口指標 216
5.3.2 OTU接口參數 218
5.4 光波長分配 220
5.5 主要性能和光接口參數 222
5.5.1 主要性能 222
5.5.2 前向糾錯編碼(FEC) 224
5.5.3 波道均衡 225
5.6 WDM的關鍵部件 227
5.6.1 光源 227
5.6.2 光電檢測器 231
5.6.3 光放大器 232
5.6.4 光複用器和光解複用器 238
5.7 線路光功率計算 242
5.8 單波OSNR計算 244
5.8.1 噪聲產生原理 244
5.8.2 傳輸限製 245
5.8.3 DWDM網絡設計時對光信噪比的考慮 245
5.8.4 減小ASE噪聲的方法 246
5.8.5 光信噪比計算原則 246
第6章ASON 251
6.1 基本原理 252
6.1.1 概述 252
6.1.2 智能光網絡的標準和體係結構 253
6.1.3 智能光網絡的演進 255
6.2 控製平麵 257
6.2.1 控製平麵結構 257
6.2.2 控製平麵信令協議 258
6.2.3 控製平麵功能 258
6.3 自動發現技術 261
6.3.1 自動發現技術概述 261
6.3.2 自動發現技術的原理 262
6.3.3 鏈路管理協議LMP 262
6.4 路由技術 268
6.4.1 ASON路由的新特點 268
6.4.2 ASON的路由結構 269
6.4.3 ASON路由方式及接口 269
6.4.4 ASON路由協議 270
6.5 信令技術 271
6.5.1 信令功能要求 271
6.5.2 分布式呼叫與連接管理的信令要求 274
6.6 ASON的保護與恢複 280
6.6.1 概述 280
6.6.2 保護恢複機製 281
6.6.3 保護恢複功能的研發現狀 282
6.6.4 保護恢複應用策略 282
6.7 ASON業務 287
6.7.1 業務概述 287
6.7.2 業務連接拓撲類型 287
6.7.3 業務連接類型 288
6.7.4 業務等級 288
第7章 基於SDH的MSTP 291
7.1 MSTP基本原理 292
7.1.1 概述 292
7.1.2 以太網業務的封裝技術 294
7.1.3 VC級聯技術 299
7.1.4 鏈路容量調整機製(LCAS) 300
7.2 內嵌RPR技術的MSTP 302
7.2.1 RPR技術產生背景 302
7.2.2 內嵌RPR技術的MSTP 304
7.3 MSTP業務 308
7.3.1 以太網專線業務EPL 309
7.3.2 LSP組成的共享專線 313
7.3.3 以太專用本地網EPLan 314
7.3.4 以太虛擬本地EVPLan 314
第8章 網管係統 318
8.1 網管係統基本功能 319
8.1.1 配置管理 319
8.1.2 故障管理 320
8.1.3 性能管理 321
8.1.4 計費管理 322
8.1.5 安全管理 322
8.2 網管係統結構 324
8.2.1 功能結構 325
8.2.2 信息結構 325
8.2.3 物理結構 326
8.2.4 高級網路管理係統 328
8.3 網管係統接口協議 330
8.3.1 TMN中的Q3接口 330
8.3.2 CORBA 接口 331
8.4 操作係統、數據庫的維護 333
8.5 網管係統分權、分域管理 334
8.5.1 操作權限分級管理 334
8.5.2 帳號、權限的申請與變更 334
8.5.3 權限的回收管理 335
8.6 網管係統安全管理 335
8.6.1 網管係統密碼安全 335
8.6.2 用戶帳號的安全管理 336
第9章 網絡管理 338
9.1 網絡組網結構 339
9.1.1 簡單的概念介紹 339
9.1.2 網絡的基本拓撲結構 339
9.2 網絡分析 342
9.2.1 網絡分析的依據 342
9.2.2 網絡分析的內容 342
9.3 網絡優化 343
9.3.1 傳輸網網絡優化需考慮的問題: 343
9.3.2 網絡優化與發展策略 344
9.3.3 傳輸網優化指導原則 345
9.3.4 傳輸網絡優化內容 345
9.3.5 網絡優化的實施建議 346
9.4 網絡資源管理 346
9.4.1 網絡資源管理的任務 346
9.4.2 網絡資源調度的原則 347
9.4.3 網絡資源數據的維護要求: 347
9.5 故障管理 348
9.5.1 故障等級劃分 348
9.5.2 故障的上報和處理原則: 348
9.6 預案管理 349
9.6.1 應急預案的目的 349
9.6.2 傳輸網絡應急預案的內容 350
9.6.3 日常保障措施 350
9.6.4 預案的管理與更新 351
第10章 傳輸配套設備 353
10.1 DDF、ODF介紹 354
10.1.1 DDF架連接器 354
10.1.2 ODF架與光纖連接器接口 357
10.2 光纖、電纜基本類型 367
10.2.1 傳輸電纜基本類型 367
10.2.2 光纖基本類型 373
10.2.3 光纖技術應用 378
10.3 列頭櫃分配知識 383
10.3.1 列頭櫃的作用 383
10.3.2 直流電流 383
10.3.3 技術要求 384
10.4 接地設備 386
10.4.1 傳輸設備接地實例 386
第11章 微波衛星通信 390
11.1 微波通信 391
11.1.1 微波技術發展概述 391
11.1.2 微波傳輸分類 393
11.1.3 影響微波傳輸的因素 395
11.1.4 微波傳輸係統組成 396
11.1.5 微波傳輸相關技術 398
11.1.6 微波視頻業務介紹 399
11.1.7 微波接入業務介紹 399
11.2 衛星通信 400
11.2.1 概述 400
11.2.2 衛星通信基礎知識 402
11.2.3 衛星通信頻段和頻率再用 406
11.2.4 衛星通信地球站 408
11.2.5 衛星通信係統常用傳輸方式 409
11.2.6 衛星通信的天象幹擾 410
11.2.7 衛星通信係統主要傳輸參數 411
11.2.8 VSAT衛星通信係統 413
11.2.9 衛星通信業務及發展前景 416
11.2.10 寬帶VSAT衛星通信應用實例--中國網通寬帶衛星綜合業務平台 424
第12章 視頻 430
12.1 電視技術基礎 431
12.1.1 電視基礎知識 431
12.1.2 彩色的基本概念 433
12.1.3 彩色電視製式與彩色電視信號 434
12.2 數字電視與高清晰度電視 437
12.2.1 數字電視概述 437
12.2.2 數字串行視頻信號的主要標準 438
12.2.3 數字信號的接口標準 439
12.2.4 數字音頻(AES3) 440
12.2.5 輔助數據(嵌入音頻) 441
12.2.6 數字信號切換 442
12.2.7 數字係統檢測 442
12.2.8 數字視頻係統設計 442
12.3 廣播級數字電視信號傳輸技術 444
12.3.1 廣播級視頻編碼標準 444
12.3.2 視頻傳輸中常見的MPEG-2/DVB接口 449
12.3.3 廣播級視頻傳輸關鍵設備 450
12.3.4 廣播級數字視頻傳輸方案實例 451
12.4 會議電視技術 453
12.4.1 視頻會議概述 453
12.4.2 視頻會議國際標準 462
12.4.3 視頻會議係統的組成及關鍵設備的介紹 471
12.4.4 視頻會議係統的網絡結構及組網方式 475
12.4.5 視頻會議的應用案例 480
12.4.6 高清晰視頻會議係統簡介 483
12.4.7 視頻會議係統的環境要求 485
12.5 視頻測試參數、性能指標 487
12.5.1 電視係統測試概述 487
12.5.2 模擬視頻測試 487
12.5.3 全帶寬穿行數字視頻測試 514
12.5.4 模擬音頻信號側量 521
12.5.5 數字音頻監視 523
第13章同步 525
13.1 同步網的基本知識 526
13.1.1 同步網的發展曆史 526
13.1.2 同步網的基本概念 528
13.2 數字同步網的結構 529
13.2.1 同步方式 529
13.2.2 同步網的構成 530
13.3 時鍾鏈路 533
13.3.1 定時基準分配 533
13.3.2 時鍾類型及工作狀態 533
13.3.3 我國數字網的網同步方式 544
13.4 性能指標 548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