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18luck新利全站下载 >> 生產管理>> 生產運作>> 資料信息

運作管理-配送管理.doc11

所屬分類:
生產運作
文件大小:
594 KB
下載地址:
相關資料:
運作管理, 配送管理
運作管理-配送管理.doc11內容簡介
NOTE03: 配送管理*
供應鏈上的配送環節是指產品製造完成之後,從製造商、批發商、經銷商、零售直至到達最終顧客手中的一係列環節。很多產品出廠後,尤其是消費品,都需要經過這一係列過程才能到達最終顧客,即產品的使用者手中。配送管理與物料采購管理相比,其重要意義在於,由於成品的附加值遠遠高於零部件的附加值,該環節任何冗餘的庫存、時間上的延誤、製造商和經銷商之間的不友好關係都會給鏈上的各個成員帶來更高額的成本。該環節的鏈條越長,該環節對於產品在最終市場上的競爭能力的影響越大。著名的管理學家P.F.德魯克曾指出:“配送、流通是工業的‘黑色地帶’,是可以大量節省成本的地方。”
配送管理中需要考慮的幾個重要問題是:如何設定合理的流通配送環節?如何與整個流通配送環節中的各個節點上的企業保持合作夥伴關係?如何合理設定各個環節的庫存,以及如何防止牛鞭效應(Bullwhip Effect)。本文討論其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和基本策略。很多企業已經成功地運用了這些概念和策略,但是,必須指出,這些概念和策略的運用必須與具體的供應鏈結構及其特點相結合,進行具體的分析。
一、 流通配送環節的設定——集中型與分散性配送係統
考慮某公司的配送係統。該公司製造和分銷配送電子設備,其有兩大配送中心,位於相隔一定距離的兩地,分別供應其周圍的兩個市場。兩個市場的顧客(主要是零售商)直接從各自的配送中心得到產品,而兩個配送中心則都由同一個製造基地供貨(見圖1)。
從製造基地到兩個配送中心的供貨周期分別為一周,假定製造基地有足夠的生產能力滿足配送中心的任何要貨要求。現在的配送管理方針要求有97%的顧客服務水平,即每個配送中心必須保持一定的庫存水平,從而對顧客的缺貨率不超過3%。無法滿足的顧客需求將被競爭對手奪走,而不可能延遲供貨。該公司大約有500種不同規格型號的產品,所服務的零售商有一萬家左右。
現有的配送係統是七年前設計的,公司現在想考慮一種新的配送策略:將兩個配送中心合二為一,用單一的配送中心服務全部市場(見圖2)。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