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18luck新利全站下载 >> 生產管理>> 生產管理知識>> 資料信息

典型事故案例分析(DOC 13)

所屬分類:
生產管理知識
文件大小:
603 KB
下載地址:
相關資料:
事故案例分析
典型事故案例分析(DOC 13)內容簡介

· 基本要求:檢驗應考人員
· 對危險辯識和控製措施的熟悉程度;
· 對應急預案的編製和演練案例的實際分析能力;
· 對事故的報告、調查、取證、分析、性質認定、責任劃分處理、提出隱患整改措施等要求的熟悉程度。

危險有害因素辨識和
控製措施案例分析
· 了解危險有害因素的分類依據;
· 掌握各類危險有害因素辨識的方法;
· 掌握針對各類危險有害因素的相應控製措施。

· 例1:某車間工人王某,在使用拋光機拋光銅合頁時,因工件上有個砂眼,需用力拋磨。在加力時,手沒拿穩,工件在布輪上跑偏,滑到軸頭上。手套被軸頭螺紋絞住,將手套絞碎,手指絞傷。


· 以上描述的事故為典型的機械傷害事故,試分析該機械設備存在的危險危害因素,按照《生產過程危險和有害因素分類與代碼》(GB/T13861-1992)的規定屬於哪類危險、危害因素?
· 舉例說明機械傷害事故發生的原因。
· 簡要說明選用事故預防對策的原則,根據該原則試寫出防止機械傷害的措施。

參考答案:
· 該設備存在的危險、危害因素是防護缺陷,軸頭無防護,屬於物理性危險、危害因素。
· 機械傷害發生的原因:機械危險;電氣危險;高溫、低溫危害;噪聲危害;振動危害;輻射危害;材料和物質產生的危險與危害;未按人機學原理產生的危險與危害等。如工具、夾具、刀具不堅固,不可靠,導致物件飛出;設備有缺陷,防護罩、防護擋板等缺損或被任意拆除;操作現場雜亂,道路不通暢;金屬切削飛濺等。

●按下列事故預防對策等級順序選擇技術措施:
1)直接安全技術措施;
2)間接安全技術措施;
3)指示性安全技術措施;
4)采用安全規程、安全教育、培訓和個人防護用品等來預防、減弱係統的危險、危害程度。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