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18luck新利全站下载 >> 生產管理>> 技術規範標準>> 資料信息

消毒技術規範(ppt 176頁)

所屬分類:
技術規範標準
文件大小:
782 KB
下載地址:
相關資料:
消毒技術規範
消毒技術規範(ppt 176頁)內容簡介
修改要點
1、結構的改變:4個部分為一體,係統又完整。
2、增加了一些新消毒劑和物理消毒法。
3、刪掉了微波消毒。
4、減少了含氯消毒劑應用,許多原來用氯消毒者,改用二溴海英。
5、限製了甲醛氣體消毒的方法。
6、章節安排的改變
(1)刪掉了各科室消毒:感染病區消毒、供應室消毒、洗衣房消毒、太平間消毒等,有關內容改為按物品分類,例如洗衣房消毒改為織物消毒,檢驗科消毒改為檢驗相關器材消毒。
(2)總則列入全書總則。
7、總論增加了微生物抵抗力排序等,全書注意了科學性、新穎性。
一、醫療衛生機構消毒技術規範總則
(一)微生物對消毒劑抵抗力的新認識
目前認為,微生物對消毒因子的敏感性,從低到高的排列順序為:
(1)親脂病毒(有脂質膜的病毒),例如乙型肝炎病毒、流感病毒等。
(2)細菌繁殖體。
(3)真菌。
(4)親水病毒(沒有脂質包膜的病毒),例如甲型肝炎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等。
(5)分枝杆菌,例如結核分枝杆菌、龜分枝杆菌等。
(6)細菌芽孢,例如炭疽杆菌芽孢、枯草杆菌芽孢等。
(7)朊病毒(感染性蛋白質)
(二)消毒因子作用水平分類
根據消毒方法對微生物的殺滅能力,可將其分為四個作用水平:
(1)滅菌法:可殺滅一切微生物(包括細菌芽孢)達到滅菌保證水平的方法。屬於此類的方法有:熱力滅菌、電離輻射滅菌、微波滅菌、等離子體滅菌等物理滅菌方法,以及用甲醛、戊二醛、環氧乙烷、過氧乙酸、過氧化氫等消毒劑。
(2)高水平消毒法:可以殺滅各種微生物,對細菌芽孢殺滅達到消毒保證水平的方法。這類消毒方法應能殺滅一切細菌繁殖體(包括結核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絕大多數細菌芽孢。屬於此類的方法有:熱力、微波和紫外線等,以及含氯消毒劑、二氧化氯、過氧乙酸、過氧化氫、臭氧、二溴海因等和一些複配的消毒劑等。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