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18luck新利全站下载 >> 企業管理>> 物流管理>> 資料信息

物流內涵的演進.pdf32

所屬分類:
物流管理
文件大小:
956 KB
下載地址:
相關資料:
物流內涵
物流內涵的演進.pdf32內容簡介
物流內涵的演進
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主要是由生產、流通和消費組成,其中流通是聯係生產和消費的必
要環節。流通的經濟職能主要表現為解決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形成的三大間隔問題,這三大
間隔分別為生產者和消費者的社會間隔、生產地點與消費地點的空間間隔、生產時間與消費
時間的時間間隔。流通消除社會間隔的經濟職能是實現商品所有權的轉移,屬交易流通(稱
為商流);消除空間間隔和時間間隔的經濟職能是實現商品物理性轉移,屬物資流通(稱為
物流)。
從人類開始商品交易的經濟活動起,物資的物理性流動就伴隨而來。社會實踐的發展,
經濟活動的變化,促進人們對物流內涵認識的不斷演進和深化。物流內涵在不同經濟階段,
適應不同的經濟活動目的,在不斷在進化和完善;而且即便在同一曆史時期、同一經濟發展
階段,也因不同的團體組織和學派,或者因所站的角度和出發點的不同而各有差別。不過物
流內涵的變化過程也恰恰反映了不同時期物流理論、物流管理和物流效率化的進步軌跡。
第一節 物流內涵的演進
一、PD 的物流概念
19世紀末—20世紀初 ,美國迎來了大量生產、大量流通、大量消費的時代。這個時期,
出現了直接進入流通領域的製造商,開始涉及“Physical Distribution(簡稱PD)”活動
領域。PD漢語意譯為“物資配送”或“實物配送”。“Distribution”一詞最早出現於美國,
1915 年阿奇?蕭(Arch W.Shaw)在《市場流通中的若幹問題》(Some Problems in Market
Distribution,哈佛大學出版社1915 年出版)一書中提出了“Distribution”是“與創造需要
不同的一個問題,物資經過時間和空間的轉移,會產生附加價值”,並指出實物供給(Physical
Supply)是流通活動中的一個重要活動。同年,L.D.H.威爾德(Weld)指出新利体育取现 能產生
三種效用,即所有權效用、空間效用和時間效用,並提出了流通渠道的概念。1924 年克拉
克(Clerk)認為實物供給功能作為新利体育取现 的一個要素,是由運輸和保管組成。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