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18luck新利全站下载 >> 企業管理>> 管理知識>> 資料信息

我國古建名詞解釋(doc 4頁)

所屬分類:
管理知識
文件大小:
31 KB
下載地址:
相關資料:
名詞解釋
我國古建名詞解釋(doc 4頁)內容簡介
我國古建名詞解釋內容簡介:
1.須彌座:由佛座演變而來,形體複雜。一般用於高級建築。開始形式簡單,由數道直
線疊澀與較高束腰組成,沒有多少裝飾,且對稱布置。後來逐漸出現了蓮瓣,
卷紋飾,力神。角柱,間柱等,造型日益複雜。
2.階級踏步:在踏的兩旁置垂帶石的踏道。
3.如意踏步:是不用垂帶石隻用踏跺的做法,一般用於住宅或園林。形式自由,有的將
踏麵自下而上逐層縮小,或用天然石堆砌成規則形狀。
4.礓蹉(慢道):是在斜道上用磚石露棱堆砌,可以防滑,一般用作室外。
5.斜道(輦道或禦路):是 傾度平緩用以行車的坡道,常與踏跺組合在一起。
6.土戚:階級形踏跺
7.勾闌:欄杆,由望柱,尋杖,闌版構成。一層闌版為“單勾闌”二層為“重台勾闌”。
8.尋杖絞角造:木尋杖在轉角處不用望板,相互搭交而又伸出者。
9.尋杖合角造:尋杖止在轉角處望而不伸出。
10.坐欄:石欄形體往往低而寬,眼沿橋側或月台邊布置。
11.鵝頸椅:近水的廳,軒,亭等常在臨水方麵設置木質曲欄的座椅。
12.開間(麵闊):木構建築正麵兩簷柱間的 水平距離,各開間之和為“通麵闊”中間
一間為“明間”左右側為“次間”再外為“梢間”,最外的稱為
“盡間”,九間以上增加次間的間數。
13.步:屋架上的 “檁”與檁中心線麵的水平距離為步,各步的 距離的總和與側麵各開
間寬度總和為“通進深”,若有鬥拱,則按照前後挑簷檁中心線間水平距離計算。
14.舉勢:屋麵坡度。
15.舉架(舉折):舉,是屋架的高度,常按建築的進深與屋麵材料而定。折,是計算屋
架舉高時,由於各檁升高的幅度不一致,求得的屋麵橫斷麵的 坡度不
是一根直線,而是若幹折線組成。
15.1舉折(宋):先按照房屋進深,定屋麵坡度,將脊傅“舉”到額定的高度,然後從
上而下,逐架“折”下來,求得各架傅的高度,形成曲線和曲麵。
15.2舉架(清):從最下一架起,先用比較緩和的坡度,向上逐架增加斜坡的陡峭度。
因此,最後“舉”到多高,仿佛是“偶然”的 結果。
16升起:宋,遼建築的 簷柱由當心間向兩端升高,因此簷口呈一條緩和的曲線。
17.側腳:宋代建築規定外簷柱在前後簷向內傾斜住高的 千分之十,在兩山向內傾斜柱高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