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18luck新利全站下载 >> 企業管理>> 管理知識>> 資料信息

張五常——《中國的前途》文章大彙集內容(doc 67頁)

所屬分類:
管理知識
文件大小:
242 KB
下載地址:
相關資料:
其他
張五常——《中國的前途》文章大彙集內容(doc 67頁)內容簡介
張五常——《中國的前途》文章大彙集內容提要:
設——經濟學者(連馬克思在內)對共產的認識實在是太少了。但假若我們不知道這兩個製度基本上不同的所在,我們的就無法指出中國在製度上正在改變的重點。在這篇文章 裏,我想先從產權的角度分析共產與私產的主要分別,然後引伸到與中國及香港前途有關的兩個重要含義。
且讓我從一個童話說起。有幾個孩子在路旁遊玩,見到一株李子樹,樹上長滿了看來是成熟而鮮甜的李子。孩子們見這株李子樹顯然是沒有主人(或業主)的,就搶著要爬到樹上摘李子吃。其中一個較聰明的懶得動,就說:“李子要是可口的話,怎麼還留在樹上呢?”這孩子的推測顯然是合理的。
約束競爭者的行為
問題是假若這些沒有主人的李子真的是鮮甜可口的話,情況又會是怎樣呢?經濟學的答案是,知道有鮮甜李子可以免費采摘的人就會蜂湧而至,爭先恐後,以武力或其他的辦法去多獲李子;在這過程中,他們可能弄到頭破血流,或起碼在某種程度上要付出勞力的代價。李子的價值,在邊際上就會被勞力或血汗的代價取替。但這些代價的支付對社會什麼好處也沒有——代價是花費在李子的價值上——所以對社會而言,李子就沒有淨值可言。一件本來可以是珍貴的資產,因為是“公共財產”(Common Property),在競爭下其價值就煙消雲散。這是近代經濟學上有名的“租值消散”定律(The Dissipation of Rent )。(要用另一角度去理解這一定律,請參閱拙作《賣柑者言》內的《千規律、萬規律、經濟規律僅一條》)
任何資產(或資源),若真的是沒有限製地任人隨意使用,隻可能有兩個相同的結果。一是沒有價值的產品(李子是苦的);二是既使有產品,其價值也會被競爭者的代價抵消了——二者都同樣會使資源的價值消失。若一個社會的所有資源都是如此,那麼“天下為公”的效果何止是一窮二白,社會成員根本沒有可能生存。很顯然共產製度並不是把資源作為公共財產,任人隨意競爭使用。
從以上提出的資源價值消散的角度來看,若要經濟增長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要減低在競爭下的浪費,或是將“沒出息”的競爭改變為增加生產價值的競爭。要做到這一點(或要生存),社會就要定下競爭的規則來約束競爭者的行為。這些約束競爭的規則就是產權製度,也就是經濟製度。雖然世上所有的規則五花八門,千變萬化,但以一般性來分類,大致上約束競爭的辦法隻有三種。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