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18luck新利全站下载 >> 企業管理>> 戰略管理>> 資料信息

某某集團的發展及戰略管理(doc 14頁)

所屬分類:
戰略管理
文件大小:
972 KB
下載地址:
相關資料:
集團, 發展, 戰略管理
某某集團的發展及戰略管理(doc 14頁)內容簡介

第一章、 某某集團的發展
第二章、 某某與IT
第三章、 合作夥伴
第四章、 人才
第五章、 技術
第六章、 組織結構
第七章、 銷售渠道
第八章、 文化

某某集團總部位於廣東惠州,是由5000元貸款起家發展起來的大型國有跨國企業集團。1998年某某集團資產總額58億元,淨資產18·7億元,在1999年信息產業部頒布的全國電子百強企業中排名第五(見附表1)。
某某集團的早期雛形是1980年的惠陽地區電子工業公司。1981年,惠陽地區電子工業公司與港商一起創辦了全國最早12家合資企業之一的"TTK家庭電器有限公司",生產錄音磁帶。四年之後,又興辦了中港合資的"某某通訊設備有限公司",次年開發出我國最早的揚聲免提按鍵式電話機,通過了生產定型鑒定並創立了 “某某”品牌。三年之後,某某電話機產銷量雄居全國同行業第一。某某電話機的成功為某某集團積累了大量資金。
1992年,某某在電話機上獲利三四千萬元,投資兩千萬元進軍彩電行業。彩電行業當時的背景是供過於求,全國100多條生產線,幾十個品牌,國家不再批準設立新的彩電廠。而原來在80年代建立的生產線絕大部分隻能生產21英寸以下的中小屏幕彩電,部分能生產25英寸、28英寸以上的大屏幕彩電進口品牌占百分之八十幾的市場份額。當時進口品牌在國內沒辦廠,走私貨居多,價格很貴。1992年大屏幕彩電市場增長率超過25%,而普通彩電隻有10%到15%。某某抓住大屏幕彩電的機會,通過這個增長很快的分支,很快形成了局部優勢。某某品牌成功地延伸到了彩電行業。但在開始的幾年裏,某某彩電並沒有自己的生產基地,而是通過OEM方式來完成的。某某首先是與國內的熊貓電子合作,某某電器銷售有限公司選擇了國內區域市場中有代表性的中心城市,進行有計劃的市場推廣戰略,取得了成功。由於一些具體的原因,雙方停止了合作,當時,一家著名的跨國公司主動提出與某某電子集團合資意向,但條件是必須由其控製和使用其商標,該公司雄厚的資金和知名的品牌的確十分誘人。當時身為某某集團總裁的李東生為了開創自己的品牌,婉言謝絕。1995年4月,某某電子集團為把品牌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經過協商,與香港長城集團各投資50%,組建了惠州王牌視聽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長城是香港一家上市公司,且在惠州建有長城工業村,擁有現代化彩電生產線,有多年生產彩電、音響等家電產品的經驗和一定的海外市場。長城主要為海外客戶做來料加工,彩電產品沒有自己的品牌,但渴望進入中國市場,卻又缺乏獨立的開拓能力。某某電子集團正好利用長城的資金、技術和設備,發揮自己某某的品牌效應和在國內市場已有的營銷網絡優勢,迅速打出自己的"王牌"。同年,某某王牌彩電躍居全國同行第六位,大屏幕彩電銷量全國第一。然而到了1996年3月,長城電子集團控股權由於競購者高價收購,使某某麵臨"無米之炊"的尷尬局麵,不得不另外尋找合作夥伴。6月,某某與香港陸氏公司達成協議,某某出資1·5億港幣,兼並陸氏公司的彩電項目,從此走上了資本經營的道路。1997年,某某與河南新鄉美樂彩電因為談加工的事,雙方的老總坐到了一起。當時美樂彩電工尋找廠家聯合,某某與它一拍即合,注資6000萬,成立了河南某某一美樂電子有限公司。這兩次兼並使某某的彩電生產能力迅速增加2倍,達到年產300萬台的生產能力。目前,家電已是某某集團有限公司下屬最大的產業,主要生產各種家用電器產品,其中某某王牌彩電是目前集團公司利潤的主要來源。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