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18luck新利全站下载 >> 18新利真人网 >> 激勵與溝通>> 資料信息

關於農技推廣人員先進性教育演講稿(doc 13頁)

所屬分類:
激勵與溝通
文件大小:
63 KB
下載地址:
相關資料:
農技推廣, 先進性教育, 演講稿
關於農技推廣人員先進性教育演講稿(doc 13頁)內容簡介
關於農技推廣人員先進性教育演講稿內容提要:
我叫***,現年52歲,中共黨員,XXX市XXX鎮人,現任XXX鄉農業技術服務中心主任。我今天給大家彙報的題目是:十年耕耘路,甘苦百姓知。 我1974年參加工作到現在,從事農技推廣工作30多年了。30年來,在各級領導的關心和同誌們的幫助下,我從一名普通的農民技術員成長為專業的農技推廣幹部,工作上幹出了一定的成績,雖然在個人利益上損失了一些,但黨和人民卻給了我更多的榮譽。1996年,我被全國農技推廣中心、省農業廳授予“南方玉米技術開發推廣項目突出貢獻獎”;1997年,被省廳評為“全省糧食生產‘123’工程先進工作者”;我所在的農技站連續十年被市農業係統評選為先進單位;我本人多次受到上級黨組織表彰,2001年來連年被授予“優秀共產黨員”稱號。1992年被推選為省黨代表,光榮出席了全省第八次黨代會。其實,我沒有什麼先進事跡,我隻是農村廣大基層幹部中普通的一員,取得的成績和榮譽歸功於大家。我長年從事農技推廣工作,需要經常跑田埂、串門子,與老百姓拉家常、交朋友,這使我得到了向群眾學習,鍛煉提高的機會,也使我與人民群眾、與基層農技推廣工作建立起難以割舍的情感。常常有人說我傻,一個婦道人家,在窮山窩呆了一輩子,有啥意義。可我想,作為一名基層的共產黨員,作為一個農民的女兒,看著鄉親們過著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苦日子,我應該紮根基層,紮根農村,甘灑熱血,無私奉獻,為農民脫貧致富架設科技的“金橋”。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我市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快,農業新技術、新品種的推廣工作隨之日益升溫。為更好地發揮農技推廣部門在產業結構調整中的作用,1992年,農業局領導找我談話,考慮把我從XXX調原紀洪鎮農技推廣站任站長。我二話沒說答應了。可當我回到家,卻遭到了全家人的極力反對。當時的情況是,我的家安在XXX,丈夫XXX在鎮油廠從事購銷工作,收入不錯,一家人日子過得還算殷實。聽說我要到紀洪工作,丈夫一臉的困惑:孩子在XXX讀書,我在XXX工資不低,雙親都在身邊也有個照應,幹嘛非要去那窮得叮當響的紀洪崗?為了緩和矛盾,我隻好騙丈夫說:“領導表態讓我去隻幹兩年。我先去看看,情況不錯就到那兒,如果不好我就再找領導彙報彙報。”其實老林何嚐不知道我黃應萍的強脾氣。什麼事兒,隻要是我認準了的,我就非要幹到底,並且還要幹好。一轉眼,13年過去了。去年,老林撒手離我而去,留下我孤身一人,可我卻沒有離開紀洪崗,今後再也離不開紀洪崗了……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