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18luck新利全站下载 >> 18新利真人网 >> 績效考核>> 資料信息

績效管理的發展及演變(DOC 78頁)

所屬分類:
績效考核
文件大小:
1095 KB
下載地址:
相關資料:
績效管理培訓
績效管理的發展及演變(DOC 78頁)內容簡介
內容摘要
國外績效考核發展概況
國外績效考核的發展大致經曆了三個時期:成本績效考核時期(從19世紀到20世紀初)、財務績效考核時期(從20世紀初到20世紀90年代)和績效考核指標體係的創新時期(從20世紀到90年代至今)。
●成本績效考核時期
早期的成本思想與簡半日的成本計算是隨著商品貨幣經濟的出現而萌芽的,是在自然經濟的束縛之下形成與發展起來的。
早期的成本思想是一種簡單的以本求利思想,成本計算也是一簡單的以盈利為目的計算。這一階段的經營績效考核指標就是成本,標準成本製度的建立,標誌著由被動的事後係統反映分析轉變為積極、主動的事前預算和事中控製,達到了對成本進行管理的目的,成本控製的狀況即標準成本的執行情況和差異分析結果成為該時期考評企業經營績效的主要指標。
●財務績效考核時期
20世紀初,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已進入穩步發展時期,自由競爭已過渡到了壟斷競爭,這一時期從事多種經營的綜合性企業發展起來了,為企業績效考核指標體係進一步創新提供了機會。
20世紀60年代以前,運用得比較廣泛的財務績效考核指標是銷售利潤率。這是因為在當時的情況下,許多控股公司的重點目標是稅負最小化,母公司一般隻注重了公司的現金流量而極少關心其績效考核問題,許多控股公司出於成本效益及方便管理的考慮,通常借助於“投資中心”或“利潤中心”,實施對子公司的管理與控製。
20世紀80年代後,對企業經營績效的考核形成了以財務指標為主、非財務指標為補充的考核體係。非常重視過程能力、產品生產周期、客戶滿意度、保修成本等考核指標。然而,他們的注意力基本上還有集中在如何解決生產問題、而不是客戶的要求以及客戶的忠誠度上,更為重要的是對管理者的補償主要依據財務績效而不是工作質量業績。因此,這是一個以財務指標為主、非財務指標為補充的績效考核時期。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