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18luck新利全站下载 >> 新利体育取现 >> 營銷案例>> 資料信息

營銷策劃案例剖析(doc 31頁)

所屬分類:
營銷案例
文件大小:
134 KB
下載地址:
相關資料:
營銷策劃案例, 案例剖析
營銷策劃案例剖析(doc 31頁)內容簡介

營銷策劃案例剖析-康師傅快馬奪神州目錄:
一、 “康師傅”快馬奪神州
二、 紅星釀酒集團改換商標
三、 伊萊克斯親情化營銷策略剖析
四、 而今邁步從頭越:同仁堂傳奇
五、 長城高級潤滑油公司的競爭策略
六、 老字號煥發青春(稻香村)
七、 京城無處不飛藍(藍島大廈)
八、 開拓國際市場(北大方正)

營銷策劃案例剖析-康師傅快馬奪神州內容提要:
“康師傅”快馬奪神州
20世紀90年代初,台灣飲食業商人紛紛涉足大陸,以京津
為他們搶占的首要製高點。當時大陸的快食麵業處於一種諸侯割據,群龍無首的局麵,產品質次、品低、缺少一種可以一呼百應的名牌。正當不少台商、港商躍躍欲試之時,台灣頂新集團,一馬當先,橫衝直撞,先聲奪人推出了“康師傅”快食麵。
結果“康師傅”搶占了中國大陸許多市場,其它欲來涉足的商人隻能搖頭退去.而作為台灣飲食業的“龍頭大佬”統一集團不甘被拋於馬後,想奮起直追,要與“康師傅”同分羹盞。然而最終是因後人一步,處於劣勢,隻能望塵莫及。
頂新集團的成功,在於他不但先人一步,而且大造聲勢,在電視上、報刊上大作廣告,以勢逼人,以聲服眾。
一、躍躍欲試的台灣食品界
自從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精明的台灣商人,早已是久憋難忍,一衝而出,紛紛湧向大陸市場投資或搶占市場。在他們看來,港澳商人已先他們一步搶占了珠江三角洲一帶,撈足了好處。因而他們一過海,便毫不猶豫直撲京津及中國內陸腹地。
雖然海峽兩岸的政治壁壘依然高高聳立,但是投資大陸的優厚回報,遠遠戰勝了他們對風險的恐懼。特別是像台灣這樣的腹地狹小、市場有限、土地少而貴、勞動力價格高,在市場競爭尤為激烈的這麼一個地方,商人們都深感難施拳腳,因而大陸的廣闊市場、廣闊空間深深吸引著他們。
台灣頂新集團與台灣統一集團是兩支渡海作戰部隊,他們在大陸食品業上競爭尤為激烈,前者先人一步,先聲奪人,快速而淩厲地推出“康師傅”快食麵,占領了京津,旋即稱霸全國,後者雖在台灣食品業坐龍頭大哥之位,可是其在大陸卻難涉一足,皆因慢人一步。可見“先占為王”確實有理。
二、“頂新“與”統—“
台灣頂新集團原來是以食用油脂產品為主業的,論名氣和實力在台灣並未能做“大哥。”他在台島尋尋覓覓幾十年,覺得無甚大作為後,值大陸開放,其便毅然前往發展,希圖東方不亮西方亮。
早在1988年,頂新集團就開始投資大陸。這個具有20多年的生產油脂類產品經驗的企業,從一開始就確定了“務實誠信”的經營觀念,產品力求以好的原料、好的品質、好的技術達到物超所值的標準。1990年,在北京投資建廠,利用其優異的製油技術、豐富的生產經驗,先後生產了頂好清香油,頂好健康油,凋好純香油等係列食品油,取得了小成功。
但此時,“頂新”發現,他慢了,京城市麵上食用油已為群雄逐鹿,“金龍魚”、“綠寶”等深港產品已充斥市場。
說起統一集團,許多台灣人都不禁豎起大拇指,不但是因為其創業老板原是一名打工者,而且更因為就是這樣的白手起家者經過奮鬥在台灣食品業中成為首屈一指的“大哥大”。在1994年《福布斯資本家》東亞1000上市公司中,統一集團在100家上市公司和各行各業三甲榜(食品及飲料)都榜上有名。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