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18luck新利全站下载 >> 企業管理>> 企業變革>> 資料信息

外貿體製改革的不斷深化完善.doc36

所屬分類:
企業變革
文件大小:
615 KB
下載地址:
相關資料:
外貿體製, 體製改革
外貿體製改革的不斷深化完善.doc36內容簡介
外貿體製改革的不斷深化完善
1994年實行以彙率並軌為標誌的對外貿易體製的全麵改革。改革的方向是十四大提出的:“堅持統一政策、放開經營、平等競爭、自負盈虧、工貿結合、推行代理製”。逐步建立起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行要求與國際經濟通行規則的新型外貿管理體製。
1、改革彙率製度,強化外貿企業自負盈虧機製。
1994年1月1日起,我國實現彙率並軌,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人民幣浮動彙率製度,建立銀行間外彙市場,改進彙率形成機製,保持合理的、相對穩定的人民幣彙率;實行外彙收入結彙製,取消各類外彙留成,取消出口企業外彙上繳和額度管理製度;實行銀行售彙製,實現人民幣在經常項下的有條件兌換。
同時,改盈虧承包經營責任製為賦稅製。進一步降低關稅,清理非法定減免關稅。實行有利於外貿出口發展的信貸政策。設立出口商品發展基金和風險基金。國家設立了進出口信貸銀行,對資本貨物出口提供信貸支持,對出口貨物提供風險擔保。
改革後,使人民幣彙率在合理的水平上有管理地正常浮動是關鍵,當時分析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一是我國加強了宏觀調控,90年代國民經濟的增長率每年保持在8%-9%。國民經濟增長速度適宜,進口的總需求,也就是每年用彙的總規模就可以得到有效控製。二是我國的出口有條件以略高於國民經濟發展速度發展。雖然個別年份出口增長速度低於國民經濟發展速度,但改革開放15年每年平均出口增長速度在16%,高於國民經濟平均增長速度。這幾年國民經濟增長較快形成了一批新的生產能力,引進了一批先進技術和設備,增強了我國經濟實力和出口的物質基礎;1994年出台的改革措施,為外貿出口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國際貿易環境機遇和挑戰並存,但總的看機遇大於挑戰。我國出口以略高於國民經濟發展速度增長是可以做到的。這樣,外彙的總供給量就可以得到保證。三是我國采取了一係列控製通貨膨脹的措施,1994年物價上漲指數要控製在10%以內,以後幾年還將逐步降低;出口銷售價格總平均還可提高一些,兩者相抵後,對人民幣彙率浮動不會造成大的衝擊。四是隨著企業製度的改革,各類企業都在完善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和自我約束的經營機製,重視核算用彙成本,減少用彙盲目性。五是國家可以采取平抑彙價的措施。從1993年的實踐看,在有效的宏觀調控下,采取平抑彙價的措施是完全有能力的,有效的。六是維持外貿良好的經營秩序,有效地防止在國內抬價搶購、在國際市場上削價競爭,追逐彙率,提高出口成本。抬價搶購、削價競爭影響彙率的正常浮動,削弱彙率並軌的好處;牽動國內物價上漲,影響人心安定,社會穩定;使肥水外流,外貿經營效益下降;還損害了我國商品的信譽,動搖外商經營我國商品的信心;導致外國反傾銷,惡化外貿經營環境;誤導生產盲目發展,影響產業結構的合理調整。必須引起外貿管理部門、企業及有關方麵的高度重視。團結一致,采取切實措施,保持良好的外貿經營秩序,保證外貿改革的順利實施。
..............................

Baidu
map